北京:切实提升全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6月2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北京市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会上,北京市应急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高云飞介绍二季度北京市安全生产形势及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若干措施。
高云飞介绍,二季度,全市各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截至6月20日,全市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137起、死亡140人,同比2023年减少14起17人,分别下降9.3%、10.8%,实现了“双下降”;其中,道路运输事故97起、死亡98人,同比2023年减少14起18人,分别下降12.6%、15.5%;工矿商贸事故38起、死亡40人,同比2023年增加1起2人,分别上升2.7%、5.3%;铁路交通事故1起、死亡1人,同比2023年减少2起2人,均下降66.7%;特种设备事故1起。
市安委办加强安全风险研判,抓实抓细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全面开展“4·18”事故整改专项督察和安全生产明查暗访。以市委、市政府名义组织“4·18”事故整改专项督察。二季度延伸督察区级部门、街道乡镇29家次,抽查企事业单位71家次,发现安全生产和火灾问题隐患近400项。组织开展燃气管线带病运行和电动自行车等重点行业领域明查暗访13次,抽查单位34家,发现隐患97项。
二是深入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二季度,完成国务院安委会考核巡查和明查暗访反馈全部问题整改,共计罚款34.2万元,并向市纪委市监委移送问题隐患清单。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宣贯工作,制定印发《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的实施方案》。据统计,截至6月20日,各区各部门累计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宣贯616次,培训10万余人次。
三是推进“企安安”信息系统优化升级。优化完善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重点指标监测、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企业安全生产档案等四大功能。截至6月20日,“企安安”系统记录企事业单位场所台账43万家,完成自查场所39.1万家,部门检查场所37.9万家,发现隐患72.8万项,隐患整改率达到99.81%。
高云飞介绍,为进一步加强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工作,根据《安全生产法》《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有关内容,市安委会办公室近期制定印发《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旨在推动落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部署,强化“一件事、全链条”管理,切实提升全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效防范遏制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发生。
《若干措施》共4部分13条。主要从运用科技手段加强安全制度及台账管理、强化监管(管理)职责、规范作业全流程管理、强化宣传警示和责任追究等方面进行细化规范。
第一部分运用科技手段加强安全制度及台账管理,主要围绕生产经营单位依托“企安安”建立并动态更新管理有限空间台账等基础信息,特别强调要将存在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中毒和窒息风险的有限空间纳入台账进行统一管理。
第二部分强化监管(管理)职责,主要针对发挥安委会统筹作用,推动各区和负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行业部门指导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做好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工作作出规定。该部分突出细化各部门工作职责,更好地发挥各部门日常监管作用,提升工作效能。
第三部分规范作业全流程管理,主要围绕严格作业审批、加强风险管控、强化作业监护、规范发包管理、提升应急能力、推行智能化管理等方面,尤其是鼓励生产经营单位依托“企安安”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全程录像,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信息上传。
第四部分强化宣传警示和责任追究,主要对做好宣传警示教育,严肃责任追究作出具体规定。强调在拓宽宣传手段的同时,对有限空间作业重大事故隐患长期失察、只检查不执法、问题隐患描述避重就轻的,要启动责任倒查机制,按照“谁检查、谁签名、谁负责”依法严肃追责问责。(央广网 记者 王进文)